英研究:空氣中懸浮微粒顆粒越小 停留體內越久!

英研究:空氣中懸浮微粒顆粒越小 停留體內越久!

記者 蔣志偉 / 攝影 鍾德榮 報導

空汙議題持續發酵,現在英國研究發現,人體吸入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後,在3個月後仍能持續在尿液、血液中驗出微粒,醫師指出,人體吸入懸浮微粒顆粒越小,停留體內會越久,有研究指出,長期暴露在空汙環境,會導致肺阻塞反覆惡化,甚至使氣喘患者,同時罹患肺阻塞。

「空氣汙染泛指懸浮在空氣中的污染物,整體而言涵蓋室內汙染源與室外汙染源,包含氣狀污染物質及懸浮微粒,對全民的健康造成威脅,尤其是對呼吸系統的傷害最為顯著,懸浮在空氣中的微小汙染顆粒稱為懸浮微粒,目前廣為討論之懸浮微粒PM2.5,是細懸浮微粒。」英國研究發現,人體吸入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後,3個月後在尿液、血液中可驗出微粒,醫師指出吸入身體的髒空氣,很難排出,如果吸入的顆粒越小,在體內停留時間就越久。

北榮胸腔內科主治醫師/助理教授羅永鴻:歐美的研究中發現,PM2.5濃度的上升與肺癌死亡率呈現高度正相關。除此之外,空氣汙染會使兒童氣喘發生率上升,也與成人氣喘的急性發作有關。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物質的成年人,其肺功能下降的速率會變快。

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蔡毓真:「以空氣汙染本身來說,很容易會造成像是我們直接接觸空氣汙染的肺部、呼吸器官,它會造成一些直接的傷害。」

「心肌梗塞腦中風這些心血管疾病,與空氣汙染都有一定嚴重的相關性,因此空氣汙染必須重視,要如何改善空氣汙染造成的危害,最重要的是,要改善室外空氣品質。」

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蔡毓真:「先留意就是平常的空氣汙染的一些指標的報告;那如果是在室內的話,其實大家可以說就是戴口罩,或者是使用一些空氣清淨機。」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煌麒:「國人不孕症比率也是逐年提高,目前將近10%到15%,也因此其他各國針對不孕症的關心也進一步分析探討,發現空氣汙染是其中一項危險因素。」

北榮胸腔內科主治醫師/助理教授羅永鴻:「有研究指出,長期暴露在空汙環境,會導致肺阻塞反覆惡化,甚至使氣喘患者同時罹患肺阻塞。室內的懸浮微粒來自室內抽菸、廚房烹飪燒烤產生的油煙、蚊香、燒香、燒金紙、及烤肉等來源。」

「PM2.5因為粒徑小,可抵達細支氣管壁,並可深入肺泡,干擾肺內的氣體交換。長期暴露於懸浮微粒,會引發心血管疾病、呼吸道疾病,以及增加肺癌的危險,而易感性族群,會受到更大的危害。」

北榮胸腔內科主治醫師/助理教授羅永鴻: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報告指出,有足夠的證據顯示,暴露在室外空氣汙染,將導致肺癌。含有懸浮微粒的室外空氣汙染物,如柴油引擎廢氣、吸菸和二手菸,均為人類確定之致癌因子。」

室內產生的汙染物又更不容易擴散,濃度很容易高於戶外數倍,所以改變生活習慣與適當通風都非常重要。「兒童、老年人、心血管疾病患者,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、糖尿病患者、孕婦、肥胖者;皆是易受懸浮微粒影響之危險族群。建議隨時注意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報告。」

建議民眾外出戴口罩,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,或改變運動型態,由室外進入室內時,可加強個人衛生防護,適當關閉窗戶,運動員需減少室外練習頻率,降低空汙暴露風險。




2022-03-23